我刚刚读了以下出色的文章:可能构造的因素结构
冲动性. 作者从许多已建立的冲动度量中借用了项目,然后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 样本量不错(尽管可能只适用于年轻人-他们是大学生)。
每当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它会影响分析物品级别的数据时,我总是会感到畏缩,因为许多人并不知道寻找物品的方法学上的困惑
“困难或受欢迎” 因素(掩盖了实质性的构成因素),尤其是在等级量表上。 因此,标准建议是对矩阵进行因子分析。
多色相关...他们所做的(是的,我知道,关于多变量相关性的使用,甚至还有一些方法学上的问题,其他类型的相关性指标也被接受了) 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值得一读。
我发现提出的冲动分层结构的想法非常有趣。
- 柯比(Kirby)& Finch, J. (2010). 自报告冲动的层次结构。 人格与个体差异 Volume 48, 问题 6, 第704-713页(点击这里查看)
抽象
95个自我报告的冲动项目的层次结构以及延迟–钱的折扣率,进行了检查。大量大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N = 407)。项目代表了自我报告的冲动性的每个先前提议的维度。探索性PCA至少产生了七个可解释的部分:准备/谨慎,浮躁,可转移,寻求刺激和冒险,开心走运,不耐烦地寻求快乐和保留。折现率加载在“不耐烦地寻求乐趣”上,并与I7的冲动和冒险程度量表相关(艾森克,皮尔逊,伊斯特,&1985年,Allsopp。探索了组件的分层出现,并且我们展示了这种分层结构如何帮助组织先前分析中发现的相互矛盾的维度。最后,我们认为折现模型(Ainslie,1975)为理解冲动维度提供了定性框架。
1.简介
2.方法
2.1。参加者
2.2。材料和程序
2.2.1。自我报告冲动性项目
2.2.2。折现率测度
2.2.3。奖励选择
2.3。分析
2.3.1。多色相关
2.3.2。主成分分析(PCA)
2.3.3。分层组件出现
2.3.4。尺寸数
3.结果
3.1。尺寸数
3.2。组件出现
3.3。折现率
4。讨论
4.1。与先前尺寸的关系
4.2。 I7
4.3。 国际清算银行-11
4.4。多余物品的问题
4.5。脸部有效的物品
4.6。奖励属性和冲动的时间尺度
4.7。奖励属性
4.8。时间刻度
4.9。局限性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Technorati标签: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
特殊教育,
情报,
和服的,
非认知能力,
MACMM,
冲动性,
回应风格,
智商角